最後修改時間 2022-06-10
2台腳踏車發生車禍,算不算交通事故?
法條參考:
1.道路:指公路、街道、巷衖、廣場、騎樓、走廊或其他供公眾通行之地方。
2.車道:指以劃分島、護欄或標線劃定道路之部分,及其他供車輛行駛之道路。
3.車輛:指非依軌道電力架設,而以原動機行駛之汽車(包括機車)、慢車及其他行駛於道路之動力車輛。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6條,慢車種類及名稱如下:
- 自行車:
- 腳踏自行車。
- 電動輔助自行車: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人力為主、電力為輔,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二十五公里以下,且車重在四十公斤以下之二輪車輛。
- 電動自行車:指經型式審驗合格,以電力為主,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二十五公里以下,且車重不含電池在四十公斤以下或車重含電池在六十公斤以下之二輪車輛。
- 其他慢車:
- 人力行駛車輛:指客、貨車、手拉(推)貨車等。包含以人力為主、電力為輔,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二十五公里以下,且行駛於指定路段之慢車。
- 獸力行駛車輛:指牛車、馬車等。
道路交通事故定義:指車輛或動力機械在道路上行駛,致有人受傷或死亡,或致車輛、動力機械、財物損壞之事故。
正確解答
依照上述法條內容,兩台腳踏車在道路(供公眾通行之地方)發生車禍,只要有造成車輛或財物損壞或有人受傷,原則上也是屬於交通事故。
延伸閱讀:台北市政府警察局-常見問答(腳踏車在河濱公園的自行車道互撞,算不算道路交通事故?)
腳踏車與輕型機車(50cc以下的普通輕型機車)發生車禍算不算交通事故?
道路交通安全規則第3條,汽車依其使用性質,分為下列各類:
- 輕型機車:
- 普通輕型機車:
- 汽缸總排氣量在五十立方公分以下之二輪或三輪機車。
- 電動機車之馬達及控制器最大輸出馬力在五馬力(HP)以下、一點三四馬力(電動機功率一千瓦)以上或最大輸出馬力小於一點三四馬力(電動機功率小於一千瓦),且最大行駛速率逾每小時四十五公里之二輪或三輪機車。
- 小型輕型機車:電動機車之馬達及控制器最大輸出馬力小於一點三四馬力(電動機功率小於一千瓦),且最大行駛速率在每小時四十五公里以下之二輪或三輪機車。
- 普通輕型機車:
所以,其中一方為50cc的普通輕型機車,另一方為腳踏車,兩方在道路(供公眾通行之地方)發生車禍,只要有造成車輛或財物損壞或有人受傷,依照上方的法條內容,所以是屬於交通事故,依規定可以報案處理,並向員警索取「交通事故登記聯單」
慢車有罰責嗎?常見罰責
腳踏車在道路上行駛,是有罰責的,並不是沒有罰責。
第72條: 慢車未經核准,擅自變更裝置,或不依規定保持煞車、鈴號、燈光及反光裝置等安全設備之良好與完整者,處慢車所有人新臺幣一百八十元罰鍰,並責令限期安裝或改正。
電動自行車於道路行駛或使用,擅自增、減、變更電子控制裝置或原有規格,處電動自行車所有人新臺幣一千八百元以上五千四百元以下罰鍰,並責令改正。
第73條: 慢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
一、不在劃設之慢車道通行,或無正當理由在未劃設慢車道之道路不靠右側路邊行駛。
二、不在規定之地區路線或時間內行駛。
三、不依規定轉彎、超車、停車或通過交岔路口。
四、在道路上爭先、爭道或其他危險方式駕車。
五、在夜間行車未開啟燈光。
六、行進間以手持方式使用行動電話、電腦或其他相類功能裝置進行撥接、通話、數據通訊或其他有礙駕駛安全之行為。
慢車駕駛人,駕駛慢車經測試檢定酒精濃度超過規定標準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慢車駕駛人拒絕接受前項測試之檢定者,處新臺幣二千四百元罰鍰。
電動自行車駕駛人未依規定戴安全帽者,處駕駛人新臺幣三百元罰鍰。
第74條: 慢車駕駛人,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三百元以上六百元以下罰鍰:
一、不服從執行交通勤務警察之指揮或不依標誌、標線、號誌之指示。
二、在同一慢車道上,不按遵行之方向行駛。
三、不依規定,擅自穿越快車道。
四、不依規定停放車輛。
五、在人行道或快車道行駛。
六、聞消防車、警備車、救護車、工程救險車、毒性化學物質災害事故應變車之警號不立即避讓。
七、行經行人穿越道有行人穿越或行駛至交岔路口轉彎時,未讓行人優先通行。
八、於設置有必要之標誌或標線供慢車行駛之人行道上,未讓行人優先通行。
九、聞或見大眾捷運系統車輛之聲號或燈光,不依規定避讓或在後跟隨迫近。
慢車駕駛人行近行人穿越道,遇有攜帶白手杖或導盲犬之視覺功能障礙者時,不暫停讓視覺功能障礙者先行通過者,處新臺幣六百元以上一千二百元以下罰鍰。
慢車駕駛人有第一項第五款或第八款之情形,導致視覺功能障礙者受傷或死亡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二千四百元以下罰鍰。
第75條: 慢車駕駛人,駕車在鐵路平交道有第五十四條各款情形之一者,處新臺幣一千二百元以上二千四百元以下罰鍰。
其他詳細慢車法條,請詳見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第三章慢車的部分。
腳踏車車禍,有保險理賠嗎?
強制險是什麼?
簡單說明一下,強制險是強制責任保險,強制汽、機車都要投保,因發生車禍致乘客或車外第三人傷害或死亡之事故,不論車禍過失責任,受害人或其遺屬都可向保險公司申請保險給付或向特別補償基金申請補償金。
強制險保障範圍
自身的駕駛受傷部分及車輛財物損失是無法理賠的,以上述的案例來看,機車與腳踏車發生車故,機車的強制險可以理賠給腳踏車的駕駛員受傷的部分;因為腳踏車沒有投保強制險,所以不能理賠給機車駕駛員。
如果車禍事故雙方都是腳踏車,因為皆沒有投保強制險,所以沒有理賠。強制險的保障範圍為每人死亡失能 200 萬、醫療實支實付 20 萬的理賠給付。
腳踏車隨車物品
1.警示燈:
於夜間時使用增加自己的安全性,不論是後方或是後方來車,可以引起他們的注意。
燈光是最基本的配備,難保我們不會在夜晚出門,燈光就是一個很好的自我保護。
免出門YAHOO購物中心 免出門momo購物 RAKUTEN樂天市場 蝦皮購物2.行車紀錄器:
記錄行車時的影像所使用,建議車輛前後都應該加裝行車紀錄器。
以我自己的車子為例,我也有加裝行車記錄器,為的就是保障自己行車動態。誰又能夠保證幾乎每天出門的我們,這輩子在路上行走時而不發生車禍呢?即使不是自己發生車禍,他人發生車禍也可以幫助別人。
免出門YAHOO購物中心 免出門momo購物 RAKUTEN樂天市場 蝦皮購物
3.手電筒:
好的手電筒非常光亮,在這裡我推薦有L2系列中的U2手電筒,亮度夠且警方也喜歡用這種手電筒,價錢也不會太昂貴。
免出門YAHOO購物中心 免出門momo購物 RAKUTEN樂天市場 蝦皮購物
4.自行車 安全帽:
安全帽是能保護我們的頭部不被傷害的物品,以下為大家介紹如何配戴安全帽。
免出門YAHOO購物中心 免出門momo購物 RAKUTEN樂天市場 蝦皮購物5.自行車 太陽眼鏡:
炎炎夏日,高溫不斷攀升,保護好自己的眼睛角膜不被陽光灼傷。長時間在外騎乘單車,配上太陽眼鏡能夠保護眼睛。
免出門YAHOO購物中心 免出門momo購物 RAKUTEN樂天市場 蝦皮購物結論
發生車禍之後,如果不懂如何處理,應撥打110請求警方協助幫忙。若逕行離去可能觸犯肇事逃逸罪,屆時還須函送法院,得不償失。
如果覺得這邊文章寫的不錯,且您也有意思購買上述物品,可以點選上方的按鈕購買,這也是對我這篇文章的支持(ps:文章作者並非上述任何商品的賣家),而我也會繼續寫出更好的文章幫助大家。
祝您平安,
野牛警察
●歡迎大家左上方「拍手」圖像按讚,及分享文章!
●文章內容有幫助到您嗎?本團隊未來將推出「機車安全駕駛-線上課程」,最佳優惠只有在活動剛推出時才有,錯過不再,請大家持續關注以下社群並追蹤↓↓↓
☆Facebook
☆Instagram
☆TikTok
●大家可點選文章內的網拍按鈕購買商品,這也是對文章的支持,而我會繼續寫出好文章幫助大家。(ps:文章作者並非平台之商品賣家)
by bisonpolice-野牛警察
真的不知道腳踏車也屬於交通事故耶,現在了解囉,以後碰到這問題就先打110協助,有空需要多看看這些資訊呢,謝謝分享!
但要注意腳踏車並沒有強制保險喔,需要自行另外投保意外保險才有理賠喔。如果不清楚,請於車禍時撥打110,以免在現場互相慰問之後離去而可能涉及肇事逃逸。
超級乾貨,沒想到腳踏車也算交通車禍,長知識了!
每種行業都有一些眉眉角角的地方,希望透過案例分享來向大眾宣傳有用訊息。
一直以來都以爲脚踏車車禍不算是交通車禍,感謝版主分享!非常仔細!立馬分享給身邊有騎脚踏車習慣的朋友了!
希望大家都不要發生事故,出門在外小心左右來車,發生事故也不要過於驚慌,撥打110即可,祝您平安!
腳踏車自撞導致自己受傷,個人的醫療險或意外險有沒有理賠,酒精濃度0.88喝啤酒抽血值會這麼高嗎?
您好,關於個人的醫療險或意外險的理賠部分要請您請教保險公司,每一間保險公司不同,自然而然理賠也不同。
酒精濃度以經驗法則來看,抽血的數值一般來說比吐氣濃度高,而且每個人的年紀、身體代謝不一樣,又如果您是酒後在身體反應酒精濃度最高時測的話,可能就會到達這個數值。
最後,衷心奉勸您不要酒後騎車,包含腳踏車,撞到別人可能要賠更多,建議您酒後找代駕,這樣喝的才盡興。
野牛警察 關心您。
請教您個問題,兒子上週六騎腳踏車和對面車道腳踏車發生擦撞,對方是大人,現場大人說不需要報警,有幫忙叫救護車,事後他去報警,我們接到警察局電話,趕緊去警局做筆錄,兒子才11歲,事後我們也有去驗傷,請問這樣算不算是肇事逃逸,兒子會不會背負刑責
非常抱歉,現在才回覆您。
有人受傷的的話,依據刑法185-4:駕駛動力交通工具發生交通事故,致人傷害而逃逸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於死或重傷而逃逸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但腳踏車不屬於動力交通工具,除非是有電動馬達的腳踏車。如果您的小孩騎的是一般腳踏車,就不需要太過擔心刑責問題。
事後對方報警的話,而不是現場就報案的話,雙方已經離開現場,彼此只要談好和解事宜即可,建議您約好對方到「公所調解委員會」進行和解即可。如果還有問題可以再詢問,希望能幫到您。